课堂上要看得见学和教
 

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共生教学”是我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我提出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被严重扭曲的种种异化现象,而对什么是语文共生教学,我在多篇文章和专著中进行过系统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共生教学”的一个重要追求:让课堂教学看得见“学”和“教”。

课堂上要看得见学生的“学”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早已是一个常识,可人们对此思想的理解仍有许多误区。在我看来,所谓学生主体不只是学生举手多、发言多,更不是学生说的、做的就都正确,而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学生主体首先是让学生做自己该做的事。

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一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二是以答案为中心,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教师说答案学生记答案;三是上课就放幻灯片,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四是教师信马由缰,学生信口乱说;五是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不用我细细剖析,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中没有学生真正的“学”。

课堂教学中要看得见学生的“学”,既要看得见学生学了什么,还要看得见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结果。语文“课堂二维评价”的简单方法:即先看学生的“学”,再看教师的“教”,最后看两者的关系。看学生的“学”,就是看在这节课中学生做了哪些事,做的是不是该做的事,是不是能做的事,学生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要让课堂上看得见学生的“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很多语文课上,学生学习的时间是不能保证的。什么是好课,第一个指标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阅读课要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写作课要保证学生写作的时间。简单说,阅读课要看到学生的读,写作课要看到学生的写。可是有些教师总是想办法挤压学生的时间,总是要干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对语文课而言,看得见学生的“学”,就是要看得见学生听、说、读、写等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课要以语言运用为核心,语文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说,要让学生有发现地读,要让学生形式多样地写。很显然,盲目的完全接受式的听,不是学的活动;没有要求,有要求不落实,听凭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是学的活动;只是为了记住答案和结论的读,不是学的活动;没有具体目的和具体情境的随随便便的写也不是学的活动。语文课上学生有意义的“学”,就是要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有意义的听、说、读、写活动。

课堂上要看得见教师的“教”

什么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学生不爱思考的要让他思考,学生不清楚的让他渐渐清楚——肤浅的认识让它渐渐深入,片面的认识让它渐渐全面。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可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堂上没有教师的“教”。前面列举的几种没有“学”的课堂其实也都是没有“教”的课堂。不少教师的教学,总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和什么答案是错的,或者总是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或者让学生展示已经知道的。这样的课堂都是没有“教”的课堂。

教师的“教”首先要能解决学生的问题。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先要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要能够看到学生的答案为什么错,要能够看到错误答案背后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做题目讲答案,作文教学如果只是出题目打分数,便是没有“教”的教学。

教师的“教”更体现在引领学生的学习发现中。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人生的美好,发现美好才会追求美好。教学的意义也在于发现。所有学科都是如此,语文更是如此。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发现作者的精神之美和思想之美,发现语言之美和文章之美;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发现自己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生活思考,并用语言文字表达这些发现。

教师的“教”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要能把学生带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不断有所发现。有些阅读教学,教师自己没有走进文本,学生更没有走进文本;有些阅读教学,教师自己走进了文本,却无法把学生带进文本,学生总是在文本的外面兜来兜去;教师更不能把学生带进文本的深处,在文本中不断有所发现。教师的“教”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引领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并使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不断深入和全面。

教师的“教”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长。既体现在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也体现在引领学生语文学习的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教学中丰富写作的体验,在写作教学中积累写作的经验,在写作教学中感悟写作的规律和方法,写作的能力和习作的质量自然也能得到提高。

更要看得见“教”和“学”的共生

一切好课皆共生。什么是“共生”呢?共生的基本特征是“活”,教得活,学得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思维被充分激活,教师也被学生激活,师生互相激活,成就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在我们的“课堂二维评价”中,最主要的是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能相互融合。

有些课堂,看上去也是有“教”有“学”,但“教”和“学”是互相隔离的。教师无法引领学生,学生不能呼应教师。学生的需求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能解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教师教的教师不教,教师教的不是学生需要的。最严重的表现是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不仅不能为学生的学服务,还让学生的学“配合”教师的教。学生做的事,学生思考的问题,不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

共生教学有很多方式,师生共生是最基本的方式。在师生共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不是靠阅读结论的传递,不是靠写作知识的讲解,也不是靠阅读方法或写作技巧的传授,而是教师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写作体验,用自己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考,师生互相激活,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分享,形成活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这种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实现了“教”“学”共生的课有这样一些标志:

一是在学的过程中看得见教。

“教”“学”共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这个引导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教师总是及时有效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在学生迷茫时及时给予引领。就像游泳,学生喝水了,我们总要安慰一番;学生要沉下去了,我们总要托一下;学生要放弃了,我们总要给他信心。必要时,拉着他,托着他一起向前游。在我的课堂上,这样的情景总是时时出现的。学生的作文出问题了怎么办?我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学生一句话只写出一半怎么办?我和同学们一起帮他写完。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时,让同学们选择诗句描述画面,描述不好的,我带着大家一起描述;没有人描述的诗句,我自己描述,让大家评点,然后再一起描述。而很多课堂,教和学是分得很清的,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最常见的模式;现在又有人简单化地提倡所谓“先学后教”。为什么要把教和学分得这么清楚呢?

二是在教的过程中看得见学。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学生立场。教师的教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学的需要。记得钱梦龙先生讲授《死海不死》时,整个一节课就是两个问题。先是和同学们讨论哪些内容不需要教,再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两个主问题带动了一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堪称教和学融合的经典案例。教师的“教”,不是根据备课计划进行宣讲,不是学科知识的介绍,也不是某种学习秘诀的传授,更不是教师自己某方面才艺的展示,而是一种教学“服务”,是完全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服务”。

(作者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中学教科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04日第11版 版名:课程周刊·教师成长

打印本文    收藏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