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hg0088新2网址:你会看图写话,诗人苏轼看画写诗《惠崇春江晚景》

原题目:你会看图写话,诗人苏轼看画写诗《惠崇春江暮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②满地芦芽③短,

正是河豚④欲上⑤时。

注 释

① 惠崇 :北宋名僧,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及河湖等水景。《春江暮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② 蒌蒿 :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淡黄色小花,茎高四、五尺,刚生时娇嫩香脆,能够吃。

③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④ 河豚:鱼的一种,大名“?”,肉味鲜美,然而卵巢跟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⑤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 文

竹林外桃花刚绽开了 三两枝,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悉。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吐芽,这恰是鲜美的河豚逆江而上之时。

作者先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有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

其诗题材辽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方,独具作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迈自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石钟山记》《念奴娇 ? 赤壁怀古》等。

诗文观赏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 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两幅《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本诗为第一首,诗题 “鸭戏图”。

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既要合乎画意,又要别出心裁,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不仅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二月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公道的想象,与原画井水不犯河水。

“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多少枝桃花摇曳身姿。表明节令,点出了一个 “早” 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盛开之时,只是三两枝,但春天的无穷生气已经流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示,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凭感到和设想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奈表现的“春江水暖”表现了出来。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解释春江水还略带寒意,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响应,表明是初春季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春雨后》中的“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和杜牧《早春雨中舟次》中的“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苏轼学古而不泥,鉴戒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本人视察的积聚,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 ,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在嬉戏的鸭子最先感触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弥补了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由于它们终年生活在水中,只有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而,最先晓得春江水温变更的做作就是这些与水有着亲密关联的鸭子。这就阐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实在的感想。这句诗不仅反应了诗人对天然的入微察看,还凝集了诗人对生涯的哲理考虑。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依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述,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明丽迷人,浮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气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点,进一步凸起“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全部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味和性命的活气。

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而后再游回近海。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录长江一带土着土偶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烹煮。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天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揣测而知 “河豚欲上”,从而刻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

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运动的诗境。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善的联合。

题画而不拘泥于画,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老景”,而且通过想象补充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活泼形象而又极富生活力息。这一首诗胜利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风景,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烈、活力蓬勃,给人以清爽、舒服之感。

更多教导资讯,请移步搜狐号浙江启达教育

打印本文 收藏本 关闭
相关文章